全县“为良法作贡献 为善治树样板 着力强化基层治理”村(居)民议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衙下集镇聚焦“四个着力”为村民议事工作“量体裁衣”,围绕政策宣传、民情表达、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,不断拓展内容、丰富内涵,取得了多元综合效应。
着力建强组织体系,夯实议事基础保障。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,构建村党组织引领下的党群共治组织体系,以村民议事为支撑,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缺少载体的问题。通过搭建公开化议事平台,让村民“唱主角”,保障村民的主体性地位,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愿望和热情。打造最小议题征集“单元”,分社向村民征集议题,村“两委”通过调研走访、问卷调查、微信群征集等方式,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,小到家长里短、邻里矛盾,大到房屋拆迁、土地纠纷,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民生问题统一收集归纳,科学确定议题。截至目前,试点村临河村、寺洼山村走访群众128户,开展议题征集40次,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,解决实际问题11件。
着力建强议事队伍,汇聚乡村善治力量。围绕“品德素质好、群众认可高、自愿有激情、议事能力强”4个方面,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新乡贤、退役军人、致富带头人等非村“两委”成员吸收到议事队伍中来,组建村级议事队伍,建立乡贤参事、基础建设、志愿服务、矛盾调解等议事板块,发挥村民议事会在矛盾化解、协调利益冲突、群防群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截至目前,各村村民议事队伍共吸纳党员145名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15名,退役军人、致富带头人等65名,为议事协商、科学决策提供了人才支撑。
着力规范议事流程,提升议事质效水平。立足解决村民议事临时性、随意性等问题,规范议事流程与实施细则,促进村民议事习惯从“议论纷纷”到“纷纷议事”的转变。制定村民议事定主事、定议题、定议程、定会纪、定结果“五定”工作法,形成收集议题、确定议题、议前调研、议事协商、公开公示、跟踪反馈的村民“六步议事”工作法。通过完善议事协商流程和机制,引导群众通过议事协商表达诉求、化解矛盾,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决策、自我服务、自我监督。截至目前,村民议事参与人数300余人(次),全镇通过村民议事平台解决反映问题20余件,办结率达98%,群众评价满意度达95%以上,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到了较高水平。
着力抓好监督落实,聚合群众向心合力。按照“分类办理、分级负责、上下联动、整体配合”原则,根据有“目标任务、责任人、完成时限、完成标准”的要求,组建议事服务队伍,负责跟进处理村民议事会议定的事项,实施结果及时公布。对议事结果办理开展“回头看”,将决议结果和实施情况进行公示,建立议事结果办理监督体系,对村民议事会议定的事项做到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过程监督,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,真正实现乡村共建、管理共治、成果共享,不断增强群众向心合力,切实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下一步,衙下集镇将把村民议事作为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,强化村民自治模式,实现群众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参与者”的意识转变,促进群众利益诉求组织化、利益表达理性化、利益参与协同化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,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