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洮县2024年脱贫户牛羊产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|
|
|
|
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推进乡村产业振兴,结合省上“牛羊菜果薯药”六大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和《临洮县畜牧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文件精神,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户牛羊产业培育项目建设,激励全县广大脱贫户依托扶持政策发展产业,拓宽其稳定增收渠道,加快致富步伐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 一、项目概况 (一)项目名称、性质。一是脱贫户牛羊产业培育项目。二是属于新建项目。 (二)项目责任部门。一是项目主管单位为临洮县畜牧兽医局;二是项目实施单位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中标主体(企业、合作社等)(中标主体条件:有市级及以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,常年良种牛羊存栏在500头、2000只以上)。 (三)项目建设地点和对象。全县6个乡镇的脱贫户中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户。 (四)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。采取“投母还母”模式,给脱贫户引进投放12月龄以上、300㎏以上、四代以上的西门塔尔良种基础母牛26头(每户1头);引进投放8月龄以上、35㎏以上的湖羊、小尾寒羊等良种基础母羊1663只(每户5只以上,最高不超过10只)。 二、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申请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.076万元,主要用于引进基础母牛(母羊)。 三、项目效益及利益链接机制建立 (一)经济效益。通过项目实施,中标企业采取“投母还母”模式,为脱贫户投放良种基础母牛26头以上、基础母羊1663只以上,项目实施后,预计每年户均养殖业增收3000元以上。同时,配套科学化饲养、规范化管理等养殖技术,增收明显,进一步加快致富步伐。 (二)社会效益。通过项目实施,调动周边农户发展牛羊产业的积极性,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,为农户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,同时可带动发展种植业。 (三)生态效益。通过项目实施,可有效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,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,充分利用秸秆资源,优化乡村人居环境、粪污还田,实现农畜有效对接,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和生态农业。 四、项目实施步骤 (一)宣传摸底阶段(2024年8月-2024年8月底)。由各乡镇组织对辖区内脱贫户的产业发展进行入户宣传、摸底登记,并汇总后以文件形式报送县畜牧兽医局。 (二)组织实施阶段(2024年9月-10月底)。第一阶段制 定实施方案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,明确建设内容、建设时限、运行管护等。第二阶段项目建设。完成招投标、良种引进、投放和资金拨付等工作。第三阶段乡镇村公示。各乡镇根据投放结果,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及各村委会公开栏对验收结果进行公示,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。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。 (三)绩效自评阶段(2024年11月-11月底)。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,实施单位加强项目后续监管和技术服务工作。 五、项目后续管护 按照“由上而下,由下而上”的方式,脱贫户向村委会申请,村委会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,对脱贫户进行推荐,乡镇审核、汇总后报县畜牧兽医局备案。县畜牧兽医局按照资金安排计划,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中标主体,中标主体根据采购标准引进基础母牛(母羊),做好免疫接种和疫病检测。县畜牧兽医局、乡镇人民政府、村集体、农户签订四方协议,明确职责,投放基础母牛(母羊)按照活畜资产进行确权到村管理,归村集体所有。脱贫户按村到中标主体挑选基础母牛(母羊),合同期内乡镇做好投放基础母牛(母羊)的后续监管,防止私自出售,若出现私自出售的,督促做好补栏工作,经督促未补栏的,按照中标价追回资金。投放期限为3年,期满后,投放的基础母牛(母羊)归还村集体,农户重新申请,村委会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的方式重新确定扶持对象进行投放基础母牛(母羊),达到扩群增量、滚动发展的目标。 六、保障措施 (一)加强组织领导,靠实工作责任。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实施,主管部门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,负责牵头抓总,统筹协调,做好绩效申报、企业招投标、县级公示公告和产业发展的督导指导等工作;中标企业负责牛羊的引进投放、留观和免疫注射等工作;各乡镇做好脱贫户的审核上报、投放基础母牛(母羊)的监管和乡(镇)村级公示公告等工作。全面推进项目如期高质量落地见效。 (二)加快建设进度,严格项目督查。各乡镇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,严格按照《临洮县2024年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扶持办法》,做到入户收集数据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验收程序规范,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,结果公正公开,自觉接受社会监督。 (三)做好政策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。各乡(镇)要广泛宣传动员,及时宣讲产业扶持政策,做到家喻户晓,充分调动脱贫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,同时及时总结发展特色产业好经验、好做法、好典型,营造发展特色产业的浓厚舆论氛围,扩大社会影响。 |
|
责任编辑:何伟 |
分享到: |
[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 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