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漫洼乡老地沟村“引水上山节水灌溉”项目首次试放水,汩汩清流沿着新铺设的管网抵达千亩微高垄马铃薯种植区域。
在项目部统一调度下,工作人员有序开启阀门,清澈水流通过多级加压泵站,沿着总长超过1.9万米的输水管道网络,稳定、持续地流入田间。现场水流顺畅,设备运行平稳,各项监测数据均达到设计预期。
试放水的区域正是项目区重点打造的1000亩微高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区。示范区不仅是工程效益的直接检验场,更是节水灌溉技术与现代农艺措施深度融合的典范。
项目全面采用高效节水滴灌技术,水流经田间支管、毛管,最终通过滴头,以水滴形式直接、缓慢地浸润至每株马铃薯根部土壤。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,滴灌技术可显著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、渗漏损失,水分利用率大幅提升,据测算可节水70%以上。示范区创新采用“微高垄”种植模式。这种起垄方式,与滴灌带铺设完美契合。一方面,垄作结构利于排水防涝,增加土壤通气性,促进马铃薯生长;另一方面,垄上覆膜配合膜下滴灌,形成了“双保险”保墒机制,能最大限度抑制土壤水分无效蒸发,将每一滴水都用在“刀刃”上。
同时,灌溉系统前端配套安装水溶肥施肥器,溶解后的肥料可精准、均匀地随灌溉水一同输送至作物根部,实现灌溉施肥一步到位。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工施肥成本,更显著提高了肥料吸收利用率,为马铃薯高产优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。
甘霖滋润下,示范区内青薯9号、冀张薯226、陇薯7号等优质高产脱毒种薯的马铃薯苗株长势喜人,叶片舒展、茎秆健壮,已进入关键生长期。
引水上山节水灌溉项目的成功试运行,其意义远超工程本身。在破解资源瓶颈,有效缓解了山地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核心矛盾,拓展了优质耕地的利用空间的同时,推动产业升级,为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种植高原夏菜、小杂粮等奠定了坚实基础,助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。同时促进生态友好,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,大幅减少水资源浪费,是落实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据悉,项目方将根据此次试运行数据,对系统进行最后的优化调试,确保在接下来的马铃薯生长关键期提供稳定、高效的灌溉保障。
一股承载着科技力量与丰收希望的“活水”,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广袤的山地田野,一幅以水兴业、以绿生金的现代农业新画卷正在田野间展开。